8月27日,9428cn太阳集团古天乐以围绕“中国法律史学科的百年发展周期律”举办法律史专题讲座。本次讲座由湖南师范大学夏新华教授担任主讲人,9428cn太阳集团古天乐孙光妍教授担任与谈人,9428cn太阳集团古天乐邓齐滨教授担任主持人。本次讲座校内外师生齐聚,梳理法律史“身份困境”与破局路径。

讲座伊始,夏新华教授即指出法律史学科面临“身份困境”:虽被誉为“万法之‘父’”,却长期陷于两大争议——一是学科地位,其屡经“显学”与“绝学”之交替;二是学科归属,究竟是史学分支还是法学基础。这两大争议,直指法律史百年发展“周期律”。夏新华教授以“周期律”为线索,将百年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:清末至民国中后期,由兴起到近于“绝学”;改革开放前三十年,经历“显学—隐学—绝学”的循环;改革开放后四十年,从法学“排头兵”到渐趋边缘。这种周期循环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。外因在于法学盛衰与国家政治密切相关;内因则在于法律史学者能否顺应时代、崇实黜虚,以经世精神推动学科发展。夏新华教授认为,若学科回应现实需求,则学科将会兴盛。

互动环节,师生围绕“传统法律文化赋能现代法治”“革命根据地法制史价值” 热议,邓齐滨教授认为“挖掘红色法治基因,是法律史回应时代的关键切口。”孙光妍则教授则以路漫漫其修远兮之义激励在座诸位师生。

本次讲座既是对百年学科史的回望,更是未来期许,只要锚定时代需求,把握时代脉搏,法律史学科必将迎来新春天。